形式:
病起见闲云,空中聚又分。
滞留堪笑我,舒卷不如君。
触石终无迹,从风或有闻。
仙山足鸾凤,归去自同群。
收藏 复制 朗读

寄监利司空学士

诗家为政别,清苦日闻新。
乱后无荒地,归来尽远人。
宽容民赋税,憔悴吏精神。
何必河阳县,空传桃李春。
收藏 复制 朗读

送高丽二僧南游

日边乡井别年深,中国灵踪欲遍寻。
何处碧山逢长老,分明认取祖师心。
收藏 复制 朗读

勉送吴国三五新戒归

法王遗制付仁王,难得难持劫数长。
努力只须坚守护,三千八万是垣墙。
收藏 复制 朗读

对菊

无艳无妖别有香,栽多不为待重阳。
莫嫌醒眼相看过,却是真心爱澹黄。
收藏 复制 朗读

赠念《法华经》僧

万境心随一念平,红芙蓉折爱河清。
持经功力能如是,任驾白牛安稳行。
收藏 复制 朗读

幽斋偶作

幽院才容个小庭,疏篁低短不堪情。
春来犹赖邻僧树,时引流莺送好声。
收藏 复制 朗读

赠琴客

曾携五老峰前过,几向双松石上弹。
此境此身谁更爱,掀天羯鼓满长安。
收藏 复制 朗读
柳岸晴缘十里来,水边精舍绝尘埃。
煮茶尝摘兴何极,直至残阳未欲回。
收藏 复制 朗读

庚午岁九日作

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乱离偷过九月九,
头尾算来三十三。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
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
收藏 复制 朗读

忆旧山

谁请衰羸住北州,七年魂梦旧山丘。心清槛底潇湘月,
骨冷禅中太华秋。高节未闻驯虎豹,片言何以傲王侯。
应须脱洒孤峰去,始是分明个剃头。
收藏 复制 朗读
巾舄初随入蜀船,风帆吼过洞庭烟。七千里路到何处,
十二峰云更那边。巫女暮归林淅沥,巴猿吟断月婵娟。
来年五月峨嵋雪,坐看消融满锦川。
收藏 复制 朗读
门前石路彻中峰,树影泉声在半空。寻去未应劳上下,
往来殊已倦西东。髭根尽白孤云并,心迹全忘片月同。
长忆高窗夏天里,古松青桧午时风。
山袍不称下红尘,各是闲居岛外身。两处烟霞门寂寂,
一般苔藓石磷磷。禅关悟后宁疑物,诗格玄来不傍人。
月照经行更谁见,露华松粉点衣巾。
收藏 复制 朗读

沙鸥

暖傍渔船睡不惊,可怜孤洁似华亭。晚来湾浦冲平碧,
晴过汀洲拂浅青。翡翠静中修羽翼,鸳鸯闲处事仪形。
何如飞入汉宫里,留与兴亡作典经。
收藏 复制 朗读

寄吴国知旧

淮甸当年忆旅游,衲衣棕笠外何求。城中古巷寻诗客,
桥上残阳背酒楼。晴色水云天合影,晚声名利市争头。
可怜王化融融里,惆怅无僧似惠休。
收藏 复制 朗读
嵩峰有客远相寻,尘满麻衣袖苦吟。花尽草长方闭户,
道孤身老正伤心。红堆落日云千仞,碧撼凉风竹一林。
惆怅雅声消歇去,喜君聊此暂披襟。
收藏 复制 朗读

寄萍乡唐禀正字

新书声价满皇都,高卧林中更起无。春兴酒香薰肺腑,
夜吟云气湿髭须。同登水阁僧皆别,共上渔船鹤亦孤。
长忆前年送行处,洞门残日照菖蒲。
收藏 复制 朗读

寄玉泉实仁上人

往岁曾寻圣迹时,树边三绕礼吾师。敢望护法将军记,
且喜焚香弟子知。后会未期心的的,前峰欲下步迟迟。
今来老劣难行甚,空寂无缘但寄诗。
收藏 复制 朗读

寄华山司空图

天下艰难际,全家入华山。几劳丹诏问,空见使臣还。
瀑布寒吹梦,莲峰翠湿关。兵戈阻相访,身老瘴云间。
收藏 复制 朗读

夏日林下作

烦暑莫相煎,森森在眼前。暂来还尽日,独坐只闻蝉。
草媚终难死,花飞卒未蔫。秋风舍此去,满箧贮新篇。
收藏 复制 朗读